極簡主義最早發展於1960年代的美國,屬於一種藝術風格。隨著社會豐沛的物質不斷增加,在不斷追求當中,人們開始重新思考對物質的定義是什麼,「極簡生活」就此誕生。大家簡化自己生活,讓生活慢慢回歸原本的單純與純粹,用簡單的方式的體驗屬於自己的人生。這次會和大家分享什麼是極簡生活,及可以重新思考不同面向的極簡生活法。
什麼是極簡生活?
極簡主義的定義有很多種,沒有絕對的答案,但會追求極簡主義的人,不外乎就是想要減輕生活重量,更純粹的體驗生活的每一個當下。物質上的極簡會更注重質大於量;時間上的極簡會減少物質上的追求增加自己更多體驗當下的時間等等。
美國有兩位知名的極簡主義推廣者-Joshua & Ryan,從2010年開始,他們創立了部落格-The Minimalists,開始拍紀錄片、錄Podcast、寫書等等,用不同方式分享對極簡主義的想法和極簡主義為自己的生活帶來了那些改變,藉由自己的體驗帶給他人更正面的影響。
他們在部落格中曾經分享一個觀念:
極簡主義是一種工具,能幫助你擺脫生活過剩、專注在重要的事 – 這樣你就能找到快樂、滿足和自由。
極簡有那些好處
省錢
極簡時,最顯而易見的改變就是可以節省很多花費,降低物慾、對減少對物品的執著、安心感不再來自對物品數量的追求等等。更會重新定義對於身外之物的想法是「需要」或「想要」。
減少壓力
多數現代人都被信用卡、品牌綁架,每個月要面對無間斷的信用卡帳單,月光族幾乎都是被這些卡片帳單追著跑。然而當我們開始減少對物品的慾望或對品牌的迷思,重新思考什麼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可以減少對物品執著中所產生的壓力,每個月也不用被厚厚的帳單壓得喘不過氣。
減少干擾
除了實體的物品,多數人每天無時無刻都處在被干擾的狀態中,無論是上班或下班後的工作訊息、社群軟體、LINE訊息等等各種通知或廣告推播都充斥在每個人的生活中。
提供幾個想減少干擾的幾個方法給大家參考:
1. 刪除很少在使用的App:需要時再下載就好
2. 關閉不重要的App通知:不要讓不重要的訊息干擾自己
3. 刪除LINE裡面幾乎不看的商用帳號,或關閉通知
4. 關閉智慧型手錶非必要訊息的通知設定
5. 保持環境整潔:乾淨有條理的環境可以減少干擾
得到更多時間與空間
減少所有物,同時可以減少管理納些物品的時間,這樣就不用花很多時間在尋找、收納整理、保管等等,東西越少,容易保持環境整潔,平常只要養成物歸原位的習慣,幾乎不用花費額外的時間大掃除,大家可以先檢視以下幾種物品:
1. 衣物:衣服、褲子、外套、襪子、貼身衣物
2. 包包、配件、飾品、裝飾品
3. 化妝品、保養品、用具
4. 鞋子
5. 書籍:課本、漫畫、小說、雜誌、食譜、筆記本
6. 電子配件
7. 所有根本用不到或損壞的物品
8. 每次看到就心情不好的東西
9. 容易犯的囤物癖
囤物癖一實很難戒掉,大家可以階段性下規則,用數量限制自己,讓自己慢慢意識到想要與需要的界線,每個階段習慣後漸漸減少數量,讓生活平衡一些,不要被囤積的物品干擾自己生活品質。
環保救地球
現代快時尚的趨勢,人們容易過度消費,無窮盡的被閃亮亮的新東西所迷惑,消費力遠遠超過自己的基本需求,過多的擁有都算是資源的消耗。如果有更多人可以一起簡化生活「用少少的物品過輕鬆的生活」,可以很直接地減少資源與環境的污染,更有愛的對待我們所居住的地球。
提升身心靈健康
少了物質需求的干擾,讓自己的環境、生活空間更開闊,減少干擾,擁有更多平靜。
極簡的生活可以讓自己的視角從物質轉為內在的需求的探索,減少了生活壓力所導致的焦慮,對心理健康有很正向、提升的作用,而且在進行物品的淘汰、環境的整理的過程中,會是很療癒的過程,可以對自己身體健康有很正向的影響,有助於避免生理相關問題,例如:失眠、焦慮症、憂鬱症、消化問題等等。
發掘人生中對自己更重要的是什麼
這絕對是步入極簡生活後可以擁有的最大收穫。
很多人在生活中汲汲營營,以為填滿生活、賺更多錢、擁有更多就代表著自己的人生很充實,因而生活只剩不間斷的名利追求,往往忘了每個當下的自己究竟需要什麼、重要的是什麼。
在極簡、斷捨離、淘汰所有物的過程中,會引發自己思考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而哪些是不那麼重要的身外之物。
健康的極簡主義者心態
步入極簡後常有的錯誤迷思
很多人一直遲遲不敢步入極簡都是因為現在很多人都在網路上推崇「極簡生活」有些人會採用比較極端的方式,一次性大量斷捨離很多物品,這些資訊會讓還沒開始極簡的人覺得自己極簡後所有物必須快速變少,大量消失在自己生活中,這樣的心態容易造成壓力與不安全感,不是健康的極簡心態,在步入極簡前,大家要先建立好正確的心態與對極簡實質意義的認知。
極簡主義,就是東西越少越好?
極簡的意思並不是把自己生活中所有東西一昧地減少,越少越好。相反的極簡最初的意義是透過減少生活中各方面的干擾,重新探索生命的本質、生命中重要的人事物,而減少物品只是其中一個可以減少生活干擾的方法之一。
極簡主義者不該買新東西?
極簡不代表不可以購買新的東西,而是在購物時不會盲目的衝動購物,相反的可以更理性的思考購買的必要性,更重質不重量的選擇想購買的東西。
可以從哪些方式步入極簡生活?
極簡消費-培養理財觀念
極簡並不代表不消費,反而是一種理性消費的培養,會更注重金錢的使用,在購物時會更重視購買東西的意義性,購買真正需要而非慾望想要的東西。
極簡飲食-提升健康生活品質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潛在的慣性,尤其飲食,每天一定會經過早餐、午餐、晚餐,時間到了就吃,因為身體需要適時補充營養才有能量,但長久下來我們對於身體是不餓或是飢餓的感受會疲乏,漸漸只會照著腦袋的想法,想吃就吃,想暴飲暴食就大量進食,卻沒有意識到身體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學習極簡飲食可以更專注於傾聽身體的感受是飽足感還是飢餓感,飲食中可以控制自己在吃飽時停下來,不過度飲食,足量的攝取讓身體無負擔的吸收養分,否而久而久之過量或有負擔的攝取是對身體及健康的傷害。藉由適量飲食讓自己生活品質更健康無負擔!
極簡3C-減少生活干擾
任何會干擾到生活的3C產品都是可以調整的方向,尤其在這個資訊轟炸的時代,每天的生或都被訊息、推播、廣告、社群淹沒,也缺少了與對話的時間。
當減少了生活中訊息的干擾,可以減少生活壓力,可以更輕鬆體驗生活日常,相對的也會減少對物質的慾望,會有更多時間體驗身活日常。
極簡主義就是斷捨離?有什麼不同?
很多人會把這兩項綁在一起,然而極簡主義和斷捨離是不同的,極簡主義所涵蓋的範圍不只侷限於物品,而是藉由簡化生活與自身內在的各個層面,重新思考與定義生活與人生的究竟。
而斷捨離起初是學習極簡時的方式之一,藉由物品的減少,減輕生活上的干擾,讓生活更輕鬆,進而思考人生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所追求的是什麼?
結語
極簡生活就是一個全新的生活型態,在過度飽合的社會中,藉由生活習慣的調整,重新定義自身的「想要」和「需要」,讓自己有更多餘裕和空間去體會生活的每個當下。
歡迎大家分享自己在極簡的過程中有哪些體會吧!